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隋业辉 周璇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交通为先,1月4至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踏访江苏常泰长江大桥、浙江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建设现场,领略镌刻在世界级大桥上的湖北印记。
江心“大力士”抓起3000吨钢梁
站在长江泰州段岸边,放眼望去,悠悠江水之中,江心高耸的钻石型主塔直指蓝天,两侧蛟龙般的钢桁拱桥横卧江面。湖北建桥军团之一的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正加紧施工,继2023年12月底常泰长江大桥天星洲专用航道桥合龙后,正加快打造主桥的桥梁新地标。
记者沿栈桥步行至大桥5号墩施工现场,只见两台黄色的吊机高耸入云,分布在钻石型桥塔两侧,正同时吊起一对巨大的钢桁梁。一旁的中交二航局常务副经理王辉介绍,这是全球最大吨位桥面吊机,吊起的钢桁梁总重3092吨,起吊重量相当于42架c919的最大起飞重量之和。约40分钟后,“大力士”抓紧将钢桁梁提升至江面上60米高,与之前已安装梁段完成连接。
与传统桥梁不同,常泰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的过江通道,建成后将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城市均衡发展。大桥主塔高350米,是目前世界最高斜拉桥桥塔,大桥主航道桥采用主跨1208米的斜拉桥,为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为满足桥梁建设模块大型化发展的新需求,项目团队研制了2000吨级全球最大吨位桥面吊机,用于主航道桥钢桁梁架设。王辉称,该吊机集成了可视化吊装系统、智能调位及快速定位系统、自动倒换轨道及行走控制系统、辅助挂索等功能于一体,是我国桥面吊机制造史上一次重要的突破。
“从350米的高塔,到地下50米深的沉井,中交二航局将最前沿的智能建造、竖向工厂、钢筋云工厂、索塔数字孪生系统等技术运用于大桥建设,彰显湖北建桥军团的硬核实力。”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庞道宁对记者说。
“定海神针”日打18根深桩
随后,记者驱车4个多小时,来到宁波杭州湾边。晴朗的冬日,阳光在浩渺的杭州湾洒下一片金黄,只见4.4公里长的栈桥从海岸蜿蜒向海中延展,与车流滚滚的杭州湾公路大桥几乎平行。一台台吊机、旋挖钻机轰隆作响,海上工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世界最长跨海高速铁路桥正在进入建设加速期。
冒着凛冽寒风,海上行船约1小时,到达1.2万平方米的海上施工平台,海上拌和站、试验室、产业工人社区等临建工程也已基本建成,未来两三年,建设者将在这个“海中孤岛”生活、工作,建设跨海高铁桥。
中交二航局承接的标段长32.772公里,包括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段、慈溪特大桥a段等。其中杭州湾大桥全长约29.2公里,是世界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跨越强潮海湾、超低阻水率、全埋置式承台基础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
施工区位于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的杭州湾海域,是典型“喇叭状海湾”,存在大潮差、强冲刷、急流速、深厚淤泥层及浅层气多发等特点,基础施工难度大,生态环保要求高,作业安全风险高。
“茫茫大海上打桩是难啃的硬骨头,还好我们有它。”中交二航局项目部经理李有为指着一艘整装待发的打桩船自豪地说,这是长80米、宽30米、桩架高92米的“海力801”全旋转多功能打桩船,由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打造,是参与了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世界诸多特大型桥梁建设的“定海神针”。
据悉,这艘巨无霸打桩船有7个10吨重海军锚及4根液压锚锭桩,完全适应杭州湾风大浪大的恶劣施工条件,且日打桩18根,打桩定位可精确到6厘米以下。
据悉,为确保开钻顺利进行,项目部还联合技术中心成立科研攻关团队,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架梁时还将采用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打造的5000吨起重船。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是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的一部分,建成后将优化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布局,密切苏锡常地区与杭州都市圈、东南沿海地区间的联系,对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