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是人们行事所依据的准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行动指南。每个人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问题看似很新,实质上还是老问题。如果能将问题进行分类,把握问题的本质,用原则来指导和解决问题,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原则要与时俱进,不能教条。原则就好比gps,能帮你开车找到目的地,但若盲从盲信,把车开出桥面掉落水中,那就是开车的问题,不能怪gps。当gps指示方位出现偏差时,可以通过更新软件解决问题。
达利欧阐述了他的原则的两大基石—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并介绍了创意优先和可信度加权的决策机制。这个原则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认为在中国企业中也适用。
“创意择优=极度求真 极度透明 可信度加权的决策”这条原则是达利欧在40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并指导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法宝。在美国适用的原则,在中国能行得通吗?会不会存在“水土不服”呢?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为贵”,说话喜欢含蓄,不像西方说话那么直白;中国传统社会是关系社会,讲究亲疏远近,有熟人好办事,不像西方是陌生人社会,讲究契约关系。中西这种文化差异会使创意优先原则具有普适性吗?
在我看来,创意择优原则在现代商业企业依然适用。当今世界,中国企业逐渐从传统的人治转向制度管理,依靠科学决策逐渐走在了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企业要想成为世界级企业,更应该与世界接轨,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创意择优原则就是一种“好想法说了算”的决策机制,不是官大说了算,哪个有想法,就按哪个想法办事。虽然这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化,但这是通向成功的道路。
创意择优由三要素组成: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和可信度加权。
极度求真,就是要实事求是,每个人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把问题都摆到桌面上来解决,不要藏着掖着,不要被权威左右,不要惧怕事实,只要是有价值的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极度透明,就是要光明正大,所有人都能看到公司正在发生的大部分事情。要让全体员工对企业管理有知情权和参与权,破除信息壁垒和暗箱操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通过透明实现正义,要把极度透明的例外事项减到最少。总之,除了一些涉及企业机密和商业秘密不能公开外,凡是能公开的事项尽量全部公开。
可信度加权,就是要达成共识,要求在各个层面尽可能同步、达成一致,避免小误会或原则性分歧导致的不同步。
可信度加权决策不同于由领导自上而下做出或民主协商决策,它是按照观点的可信度高低来得出的,它赋予能力更强的决策者的观点更大的权重和更多的重视。一个人在某个特定领域问题上的可信度建立在他的时间投入、知识和长期成就及产出上。较可信的观点来自两种人:(1)至少曾经三次成功解决过相关问题;(2)对所得结论的因果关系分析很有道理。若某人并无经验,但其所讲道理似乎符合逻辑且可经受压力测试,则一定要试一试。
每个人的可信度都是一个数字指标,最后集体决策时,把不同的人的观点,依据他们的可信度进行加权统计,这就是可信度加权投票。可信度加权的投票结果只是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最后拍板权还是在相关的负责人手里。但是负责人是有压力的:如果他非得不按投票结果来,就等于在跟集体智慧作对,即使他是对的,也会减损其在员工心目中的威信。
达利欧认为,参与决策的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选几个最可信的人。人一多,交换意见以达成一致就会变得很困难。达利欧还为桥水公司实施了集点器、棒球卡、问题日志、分歧解决器等创意择优工具和行为准则。
《原则》告诉我们要多维度看待问题,教导我们如何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加权,选择最优的观点,尽可能少犯错误。它就像gps一样给我们提供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决策。
《原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它教导我们建立自己的原则,为未来做好准备,并通过自我进化和自我成长,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赵振宏)